
近日,《2025年選舉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下稱「草案」)的提出,引起了筆者的關注,作為東區區議員,筆者深感自己肩負著為區內居民發聲、推動社區發展的重任,由此筆者堅定地支持這一草案,因為它不僅回應了當前選舉制度的技術性需求,更為提升選舉效率、強化公平性及確保「愛國者治港」原則的落實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靈活劃界,增強治理效能
草案中刪除了立法會地方選區劃界必須與區議會地方選區直接掛鈎的法定要求,這一變革恰逢2023年區議會重塑後的新局勢。修訂後,選舉管理委員會將能夠依據最新的人口數據和社區發展實際,靈活調整選區分界。同時,為期30天的公眾諮詢機制,將充分吸納民意,確保選區劃分更加科學合理,更加貼近居民利益。這不僅將極大地提升地區治理的效能,更彰顯了政府「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對東區居民而言,這意味著他們的聲音將被更準確地傳達,他們的利益將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二、簡化點票,提升選舉公信力
草案賦予選管會在功能界別選舉中使用點票機的權力,並整合選票結算表,這一創新之舉將大幅簡化現行繁瑣的點票程序。回望2021年立法會選舉,功能界別點票耗時長達12小時,涉及數百份獨立結算表及大量人手操作,不僅效率低下,還潛藏著人為失誤的風險。而點票機的引入,將使得選票無需預先按界別分類,結算表整合為單一文件,預計點票時間將縮短至少50%,同時大幅降低行政成本。對東區居民而言,這意味著他們將能更快地得知選舉結果,爭議將減少,從而進一步強化公眾對選舉制度的信任。
三、及時更新登記冊,保障選民權益
草案允許選舉登記主任提前編制及發表最新登記冊,這一修訂對東區來說尤為重要。近年來,東區新遷入人口持續增多,若沿用舊有登記冊,恐怕會剝奪部分合資格選民的投票權。而提前更新資料,將確保補選基於最新的選民資料進行,從而充分保障公民的投票權利。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政府對公民權利的深切尊重,也彰顯了政府「與時並進」的管治智慧。

四、回應社會期盼,鞏固制度穩定
2025年,社會將迎來選委會補選及立法會換屆選舉兩場舉足輕重的選舉,時間緊迫,影響深遠。草案所提出的修訂均為技術性調整,無涉政治爭議,卻能從操作層面有效堵截漏洞,確保選舉順利舉行。作為區議員,筆者深切感受到社區對高效、公正選舉的殷切期待,唯有盡快通過草案,才能為選舉籌備預留充足時間,避免因倉促應對而衍生的風險。
當今的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完善選舉制度是維護國家安全、落實「一國兩制」的核心任務。草案從實務角度出發,優化選舉安排,既符合《基本法》的要求,也回應了社會對提升管治效能的迫切訴求。在此,筆者衷心呼籲盡快通過修訂,為2025年的選舉奠定穩健基礎,共同守護香港的法治與繁榮!

文:林彩英(左)
香港島東區區議員
「中國夢智庫」地區事務聯合總監
文康服務中心 總幹事
維社之友 主席
文:丁煌(右)
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香港島東區區議員(委任),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理事
經民聯港島支部主席,「中國夢智庫」主席
香港法務會計學會義務法律顧問
香港薈萃協會法律顧問,城市智庫成員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